自信、自立、自主,用奋斗成就青春
——在入学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下午好!
刚才,老师代表和同学代表做了表态发言,校友张旭从自身的求学和工作实际,进行了经验分享,感谢他们!(鼓掌)今天,我们在此集会,进行入学教育。我想和同学们交流几个话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而来?
我们为什么而来?我想,首先是因为我们心有不甘。2023年的高考,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没有能很好地发挥,面对较低的高考分数,我们不甘心!让我们就这样简简单单地读一个一般本科或者大专,我们不甘心!如果我们的人生从此没有了选择的机会,我们不甘心!是否复读,我估计同学们和你们的家长,经历了反反复复的纠结和考量。决心复读,需要很大的决心和勇气,我们要用一年的艰辛去追赶曾经的同学,我们是人生逆旅上的孤勇者,我敬佩同学们!我也希望同学们在这一年里,汲取过去一年的经验教训,牢记这样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所说: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是一种耻辱。第二句话是我想对同学们说的,如果你不想认命,就必须拼命!
我们为什么而来?我想,是因为三水培训中心是能够帮助我们实现理想的平台。假期中,同学们可能考察了许多社会培训机构,最终选择了我们三水。我们三水培训中心依托江苏省姜堰中学,是一所办学历史久、师资力量强、培训经验足、教学正规、训练对路的学校,也是全省规模最大、口碑最好的培训中心。区别于社会上的个体培训机构,我们是民营非盈利单位,以助力同学们的高考圆梦为办学宗旨。以2023年高考为例,我们学校高考成绩达600分以上的同学理科7人、文科1人,理科最高提升154分。所以说,选择三水,就是选择了一种可能。
选择了三水,就是选择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就是选择了一种新的人生!既然来了,我们就要思考:
第二个问题:这一年我们该如何渡过?
决定复读,需要勇气,如何读好,则需要我们勇闯三关——心理关、生活关、学习关,达到自信、自立、自主,用奋斗成就我们的青春。
一是心理关。高考结束后,我们曾经一度怀疑过自己,害怕看见左邻右舍,害怕听到原来同学的议论,我们很想封闭自己。冷静下来之后,我们知道,从来就没有常胜将军,人生之路坎坎坷坷,有起有伏才是常态。除了关爱我们的父母,我们从来就不是为了别人活着。接下来的十个月,需要我们从高考的失落迷茫中尽快走出来,从自怨自艾的困境中走出来,从与过去同学的联系对比中走出来,从手机电脑游戏小说中走出来,我们要相信自己,用我们自己的奋斗,谱写属于我们自己的青春。清代诗人袁枚写下一首诗,名曰《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诗告诫我们,相信自己,哪怕最卑微的青苔,认真努力的模样也会胜似牡丹。自信,是我们这一年能够坚持的前提。
二是生活关。我们大多数同学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开展集体生活。宿舍环境不如家居,卫生设施比较落后,集体生活相互干扰,劳动卫生考验能力,食堂的饮食没有选择,洗澡洗衣服时间紧迫等等等等。这些既是我们面临的困难,更是我们走上社会独立生活必须经历的考验,我们不可能跟随父母生活一辈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上世纪末就已经提出,面向 21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独立生存和共同生活的能力,是我们自我站立和融入社会的条件。这一年,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克服生活困难,积攒生活经验,积累生存本领,学会和人共事,学会对人宽容。自立,是我们这一年能够成长的基础。
三是学习关。我们来到这里的终极目的,依然是学习,是寄望于通过一年的努力,能够在2024年高考中获得理想的成绩。怎样学习?学无定法,但是,自主一定是最重要的。我们每一位同学都需要思考,2023年高考,我的失误何在?就学科的必备知识而言,我有哪门学科哪部分知识是有漏洞薄弱的?就学科的关键能力而言,我的识记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乃至于书写,哪部分欠缺?怎样弥补?针对新高考新情境的运用,我还有哪些需要训练强化的?具体到每一天,早读读什么?上课听什么?晚上训练什么?自主拓展什么?同学们,复读一年,千万不能重复昨天的故事。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训练、自我提高,同时努力寻求老师针对性的帮助,这要变成我们最主要的学法。自主,是我们这一年能够成功的关键。
同学们,我们既然来了,就要把头埋下来,把心静下来。既然选择了远方,我们就要风雨兼程。2023年的高考已经过去,2024年的高考才是我们瞄准的目标。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历史;对未来最好的把握,是开创更美好的未来。我们希望,三水培训中心能够成为同学们奔跑的起点,用奋斗的青春,书写自己人生中的无怨无悔。我们愿意,在接下来的十个月中,和同学们风雨同舟,用踏实进取的教育行动助推同学们前进。我们祝愿,同学们在三水生活的280天里,不仅能够获得人生的成长,更能赢得2024年高考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