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正文
树信心 明方向 减压力 创辉煌
时间:2016-05-10
 

树信心  明方向  减压力  创辉煌

     ——2016228日在三水培训中心百日冲刺誓师大会上的报告

刁 承 才

老师、同学们:

距离高考还剩整整100天的时间,对各位同学而言,这100天将是最紧张、最刺激、最变幻莫测也最富有挑战性的100天。人生就是一场比赛,既要有万米长跑的耐力,又要有百米冲刺的速度,我真诚地希望你们能奋力一搏,使自己做到复读无悔,青春无悔。在今天的百日冲刺誓师大会上,我代表学校就100天的学生生活提出12个字的要求:“树信心、明方向、减压力、创辉煌”。

一、树信心,相信“我能行”

信心是成功的精神支柱。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是因为他有信心:“地球是圆的,我只要一直向前走,一定能回来。”只要心中充满自信,我们就会拥有百倍的信心和勇气去解决面临的问题,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对这一届的高考,我对同学们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我们的同学经历了去年高考的失利,许多同学都是背负着执着的理想来到这里读书的,你们暗暗下定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决心,所以同学们大都能够服从学校的管理,听从老师的教导,踏踏实实地学习,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刚过完春节,同学们迅速丢掉“年气”,进入状态。绝大多数在班表现可圈可点,同学们互帮互助、勤学奋进已成风气。迟到,早退现象减少,绝大多数同学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跟着老师的步子走,讲究课堂效率,早读、晚读、晚自习都能充分运用,对自己的薄弱学科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加强,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气氛。正因为此,期末和期初联考成绩斐然。(数据)

半年来,我们经历了和姜中本部以及省内著名的四星级高中的多次联考,取得的成绩是令人骄傲的,按照他们划定的本科分数线,我校历次考试达线率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二、明方向,用目标导航

所有师生既要有必胜的信心,更要有明确的目标。

同学们,明方向,明确五个学科的复习策略这是最大的方向。江苏高考模式下,语、数、外三科总分是关键!因此狠抓语、数、外三科总分,立足2B过关,这是我们的复习策略,也是我们的方向。在语数外三科确定总分地位的前提下,一点要重视选修学科,必须力争2B过关,但两学科中一门较好,一门很差,前一门保B,后一门要保C也就行了,当然这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总分不上线两个A+也没用,反之总分上去了,未达2B更遗憾。语、数、外三科,数学又是重中之重,理科数学200分,要确保在135-140分以上,文科数学虽然为160分,但应确保在115分以上,文科考生要重视数学的复习,复习中重点在基础题、中档题,做到基本题不失分,中档题多得分,难题能拿1分算1分。数学决定总分,数学决定大学层次。语文是许多同学所忽略的,总认为差距不太大,却不知,理科生中真正的高分选手语文成绩肯定是在120分以上的,文科的语文同样是隐性的拉分学科,发挥好的同学能考到135分以上,而大多数同学只有110分左右,这门学科的分差就是本一和本二、本二和本三的分差了。对于外语的学习是许多同学头疼的,总是找不到感觉,认为自己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背诵和练习,却忽略了归纳与总结,有总结才能有提高。

对我们的全体同学而言,明方向就是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清晰的学习思路和具体的计划安排。

所有同学都要制定跳一跳摸得到的目标。这次考试在起分线之下5分,有54人,这5分仅仅是一道数学填空题的分值,是看得到也摸得到的,当然比起分线仅高5分的有77人,这部分同学要保分,绝不能放松。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要向高分层冲刺,向390分、400分冲刺。部分基础较差的同学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明确学习的思路,合理定位,心不能太大,题目不能追求多、难、新,而是要在已经做过的题目过关上多下功夫,熟题生做,循环纠错,阶段过关,这样你就能够冲击本科。

三、减压力、苦干加巧干

100天的路并不平坦,要经受得起困难和曲折,要有苦干的准备。100天苦在哪里?固然,学习任务繁重、起早带晚、睡眠不足是苦。但是,下了很多的功夫,做了大量的习题成绩却起色不大,进步不明显,甚至还会发生倒退,家长又不分清红皂白,一味指责,这恐怕是同学们最烦恼、最痛苦的事情,就此问题想和大家谈一点看法:

成绩有波动,有徘徊,甚至一时有倒退,这是正常现象。在学习和考试中,常胜将军是没有的。成绩有波动,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学科学习上出现的“高原期”现象。比如数学从90多分到110分的突破相对较容易,想趁热打铁,再跃上120130分的台阶,所需要的时间就相对较长,要不断积蓄能量。指望一门学科短期内不断突破,连创几个新高是不切实际的,特别是语文、英语长效性的学科,高原期则会更长。还有的是因为用功还没到火候,知识的积累还不到位,知识体系还没有形成。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体会,一道试题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和步骤都不会,往往是因为其中的一个知识点没掌握或者一种方法没有运用而无法完成整道试题的解答,一个环节的失落而造成了整道题的崩溃。以往有的同学一次周练或月考成绩不佳,就认为学了以后没有效果,就想放弃,这是不对的。学习就像挖井,我们有些同学往往浅尝辄止,挖的是一个一个的很浅的坑,也就无法品尝到甘甜的井水,其实只要自己再努力挖下去,再深入一点点,下面就是喷涌的水流。

同学们,高考是能力之争,也是毅力之争,除了苦干、巧干,更要学会坚持,贵在坚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最后100天,同学们应该对自己的时间有科学合理的安排,尽可能的提高学习效率。早读课,明确当天需要背诵的内容和达到的预期目标,课堂上认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反思和领悟,尤其是课余时间,每位同学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自习课除了完成必要的作业训练,还要对当天所讲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整理,争取不留知识盲点。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绝不拖到第二天。回到宿舍以后,不讲无聊的话题,尽早进入休息状态,保证足够的睡眠恢复精力迎接新一天的学习。正是基于此,学校重视抓熄灯后的宿舍纪律。希望不要做害群之马。我们不提倡开夜车,这样的效率很低下,搞成了疲劳战术,造成了高考前的身心疲惫,出师未捷“人先倒”,弄不好前功尽弃。二轮复习,老师将把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就要求同学们注意提高复习课的听课效率,同时自己主动去领悟,构建知识体系,触类旁通。

高考试卷讲究覆盖率,每门学科都有考试大纲,我们应该依据大纲,回归课本,一个知识要点一个知识要点的过,不留有知识的死角。提及过课本,许多同学不愿意,总认为过去已经复习过了。其实那只是一知半解。试问:基本知识我们真能做到一抓准吗?基本能力我们真能熟练运用吗?如果能熟练运用,也就会节省下基础题的考试时间,这就等于相对延长了高考时间!回归基础,回归课本,以不变应万变永远是高考应试的真理。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和训练,我们手头上积累了大量的题型,这时需要我们概括、分类、总结。整理出典型题型加以解剖,了解解题的思路,总结解题的经验,注重题型的拓展变化,形成举一反三的思维习惯。我反对滥做习题,要抓住重点,不能靠拼时间拼消耗,要多在研究上做文章,在对路上下功夫,通过典型示范,达到逐步推进!

最后阶段,各种高等级的联考会接踵而来,正确对待每次考试的方法就是不要看重考试的分数,关键是要认清自己在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并积极加以解决。高三的考试,除高考以外,实际只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检查,因而在考试中考多少分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而应看重的是自己在每次考试中发现的知识漏洞、解题技巧的欠缺等问题,以便在考试后及时补上。我们很多同学认识不到这一点,总是在分数上计较,分数高便沾沾自喜,无视问题的存在;分数低便自暴自弃,甚至失去信心,从而也延缓了对问题的解决。结果,很多人都吃了亏,平时犯的错误总不纠正,高考中遇到类似问题仍犯同样的错误,教训很沉重。

稳定的情绪、过硬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临近高考,学习、考试、生活中的压力会导致情绪上的焦虑、紧张、压抑、烦躁、厌倦、不知所措,在认知上,会使得智力水平下降、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思维受到阻碍和抑制、学习效率低下,生理上,心跳加快、恶心、失眠、胃痛、甚至血压上升、行为失控、不断吃东西、强迫自己做某件事、坐立不安等等。考前有压力是正常的,压力来自于对目标的追求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压力,不要被压力压垮,合理的适当的缓解压力。首先,我们应该确定自己合理的期望值,各种学习和生活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切合实际的,“跳一跳,够的着”的。不要强求每次考试进步多少名,提高多少分,毕竟试题的难度有变化,其他同学也在学习和进步,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学习就行。第二,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我行,我能行,天生我材必有用。注重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应对困难的能力和心理。第三,通过合理的途径科学减压,比如做适当的运动,到操场上散散步,和老师、同学交流谈心、放松心情、放飞想象。

四、创辉煌,让青春闪光

同学们,我们通过努力,已经留下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一步步坚实的脚印。

在冲刺高考100天的紧要关头,只要我们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我们就一定能忘却去年失利的痛苦,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只要我们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就不会畏惧2016年高考,靠我们的勇气,激情和智慧,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新的使命,实现自己的理想。

同学们,请担起你应该担负的那份责任,握紧双拳,咬紧牙关,奋战最后的100天,让你的梦想变为现实,让你的青春放射出耀眼的光芒!